guo68.com

呼和浩特草莓走复合路线渐成趋势(图)

发布时间:2012-04-13 来源:中国水果交易网 作者:殷桃小娃子 阅读:(1894)

【导读】

草莓采摘已经不像前几年那样受热捧了大棚里种植的樱桃花开得正美  大棚里,一个个娇艳欲滴的草莓令人垂涎。眼下正是草莓成熟的

草莓采摘已经不像前几年那样受热捧了

大棚里种植的樱桃花开得正美

  大棚里,一个个娇艳欲滴的草莓令人垂涎。眼下正是草莓成熟的季节,在一部分草莓种植大户赚到了钱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因为跟风、盲目种植,尝到了苦头。近几年,采摘游已经逐渐成为都市人的一种休闲新方式。草莓红,游人乐,一到周末,在呼和浩特周边的草莓园里便能看到许多城里人的身影。但是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不少游客对单一品种的采摘游已经很难提起兴趣,复合化采摘游渐成趋势。

  红火中透着苦涩

  碧绿的叶子映衬着白色小花,一颗颗红草莓掩映在绿叶之间,田间小道上不时有游客拎着篮子走过,这是新城区讨思浩无公害草莓园里“春来采摘忙”的生动画面。新城区讨思浩村是呼和浩特周边较早种植草莓的地区,2007年,新城区农牧业局开始准备发展草莓种植业,5年来,草莓种植已经成为该村重点发展的农业项目,并形成了产业化模式,草莓还有了自己的商标。讨思浩村成为首府呼和浩特发展采摘经济、打造旅游品牌的一个缩影,目前当地实行“采摘草莓模式”的农家乐还有野马图草莓生态园、塔利村草莓采摘园、什兰岱采摘园……这些草莓园如今已成为都市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种植草莓,不少盲目跟风的种植户受到了损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呼和浩特市草莓种植面积大约有上千亩,大多集中在土左旗、赛罕区、新城区。而武川县、和林县、清水河县、托县也都有了数量不大的草莓种植大棚。

  清明节期间,记者来到呼托公路上一家草莓园,远远地就看到围墙牌子上写着“草莓采摘”,走进大棚才发现,这里已经变成了养鸡场。一位工人无奈地说:“我们从2009年开始种植草莓,当时也是看到别人家的草莓采摘挺红火,正好自己有大棚,就种了3棚,结果由于不懂技术,加上选品种和日常管理没跟上,当年春节期间,3棚即将上市的草莓一晚上全被冻死,最后血本无归。去年又重整旗鼓开始种植,虽然卖了一些,但最后长了虫子,还是没有赚到钱。”

  采访中记者发现,靠种植草莓发家致富的并没有多少,只是相比种植大田作物和蔬菜收入要高一些。而在种植户中,真正的农民并不多,大多数是个体投资、雇佣农民。

  单一采摘难成气候

  “呼市的草莓酸甜可口,汁多鲜嫩,一点不比外地的差,但是却难成气候。”新城区野马图草莓生态园负责人王永不无感慨地说。走访中,记者发现,呼和浩特市郊区的草莓种植户种植面积一般只有两三亩,销售上大多数靠“提篮小卖”,一部分是靠游客采摘,这种销售模式太单一,大多数种植户觉得需要改变。可如何改变呢?呼和浩特市农业部门一位专家指出,应该在提高草莓种植的科技含量,提高草莓品质的同时,积极争创具有本土特色的草莓品牌,组建产业合作社,才能够把小小的草莓种出大产业。其实,这样的路子很多人都想过,王永就曾经想申请有机草莓的品牌,但是一问检测费用吓了一跳。因为申请有机产品必须通过4~5项的检测,而一项就要花费5000多元。王永说:“现在草莓市场上所说的有机、绿色、牛奶玩的全都是概念,谁家都没有证书。消费者认可,只能通过口感决定。”

  持相同态度的还有新城区讨思浩村小贾蔬果采摘园的主人贾利平,不过经过几年的打拼,贾利平也意识到了单一采摘所遭遇到的瓶颈。今年他把草莓种植量从前几年的十几棚减少到6棚,通过更新品种来提高单价。此外,为突破单一采摘,他又引进了桃树、葡萄、杏树。用他的话说:“采摘是一项新型产业,而且与长途旅游相比,它的成本低,适宜举家出行,走进田间地头,感受自然的恩赐,享受丰收带来的乐趣。”

  采摘行业有待规范

  “再过两个月,就可以采摘油桃了。”4月初,位于新城区野马图村的农业科技示范园里,一株株桃树、樱桃树长势喜人,枝头上花香四溢。看着挂满枝头的桃花,技术员王红彬喜上眉梢。不过,令王红彬忧虑的是,现在采摘市场比较混乱,散户种植较多。比如品种不同、价格不同、种植水平不同,最终导致整体种植行业不规范。在他看来,标准化种植是必由之路,只有标准化种植才能换来高效益。他告诉记者,大棚农业一定要走科学路。任何产品只要有好品质,就能有好效益。比如通过加强大棚建设,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最终让采摘和旅游实现良性互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前采摘只集中在草莓、黄瓜、西红柿等个别品种上,而且季节性比较强,现在一些大的种植户开始培育其他采摘品种,比如桃子、樱桃、西瓜、 葡萄等。按照王红彬的想法,他想实现一年四季采摘。

  复合化采摘游渐成趋势

  一家人来到田间地头采摘瓜果,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还可以享受收获带来的乐趣。不过也有人表示,这种采摘游形式有点单调,他们更期待方式丰富多样的采摘游。如何让采摘游变得多元化、更好玩呢?草莓种植户王永也意识到了市场的变化,因而不断地加大投入,以采摘游为载体,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把农业和旅游、文化和休闲进行有机结合,只有通过打“复合牌”,才能让采摘游越走越远。

  为此,王永从今年年初开始,把2009年最热门的社交类游戏“开心农场”搬到了现实生活中。他把以前的20多棚草莓减少到7棚,空出的大棚通过改造变成一家一户的开心农场,每个大棚分成15平方米大小的30多个小园子,每个园子租金68元,可以使用3个月。王永说:“现在城市里的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蔬菜是怎么来的,做开心农场,就是想让这个群体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田地,种着漂亮的蔬菜,呼吸着泥土的芬芳,感受着种植、打理、收获的乐趣。”按照王永的规划,叶菜类蔬菜也就是两个月的生长期,所以每个农场主都可以享用到自己的蔬菜,而且我们免费提供种子、工具、技术、肥料等,如果平时顾不上打理,还可以办理托管,有专职工人管理,农场主只负责收获。现在,王永的开心农场一大部分已经租用完毕,有的已经开始种植了。王永说:“其实,做开心农场只是想突破单一采摘游的尴尬局面,今后还要通过特色养殖、农家乐等多种方式让采摘游越走越远。”